關鍵詞:季札觀樂 出土樂器組合 樂思想
摘要:《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季札出使魯國請觀周樂,對所觀《風》、《雅》、《頌》樂章作出一一評論,這段樂論對各國的樂褒貶明確,獨對《鄭》的評價卻美中帶貶,其中深意耐人尋味。本文在梳理前賢之說的基礎上,結合新鄭鄭國祭祀遺址出土樂器的獨特組合方式這一現象,認為鄭樂與同時期其他地區音樂相比而言,高音繁密,旋律節奏更為清越急促,歷代有關季札所言“美哉,其細”的學術公案當即此意,而季札的鄭樂亡國論應與春秋中晚期原始樂論的萌芽以及禮樂思想的深化有關。
古代文明·中英文雜志要求:
{1}來稿請注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職稱、詳細通訊地址和郵政編碼(若有變更請及時通知)、電子郵箱、電話和傳真號碼,以便聯絡。
{2}各層次標題序數以數字連續編碼。格式為:“一、”“(一)”“1.”,其下為“(1)(2)”,再下為“①②”,之下不宜再分。
{3}為保證稿件評審客觀公正,保證本刊的質量,我刊采用匿名評審制度,正文僅列標題、文章全文和參考文獻,隱去所有與作者相關的信息。
{4}請務必在文章最后注明作者單位、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和電子郵箱地址。
{5}來稿需準確標注參考文獻。本刊采用文末注(對稿件中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可采用頁下注),順序編號。著錄格式依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執行。
{6}全文注釋采用當頁腳注模式,用規范的中文或外文標點符號。編碼用①、②、③……之類排序,每頁重新編碼。
{7}正文須觀點鮮明新穎、材料充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引用他人的成果,須注明出處;引證不能用來構成本人論文的主要或實質部分;層次一般采用一、(一)⒈(1)1)的層次順序。
{8}公式及正文的變量應使用斜體表示,并在第一次出現時給出具體含義,杜絕同一字母兩種含義的現象。行文中需用到的公式應統一順序編號。
{9}強調基金項目的創新性和學術意義。指出該項目在當前領域的突破點、理論貢獻或對實踐的影響等。
{10}對文章的研究內容做提綱挈領的概括,客觀、簡要地陳述文中涉及的研究對象、方法、結論等要素。避免使用過于主觀或脫離實際內容的闡釋方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