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血小板 劑量 預防性輸注 出血
摘要:目的探討降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劑量對慢性血小板減少癥(chronic thrombocytopenia)患者出血的影響。方法選擇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因造血干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血液系統腫瘤和實體瘤化療引起的慢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血小板計數〈10×10^9/L)為研究對象。其中位年齡為45歲[(32~68)歲]。將其按照預防性血小板輸注接受劑量不同,分為低劑量組[1.1×10^11/m^2(體表面積)](n=40)和標準劑量組[2.2×10^11/m^2(體表面積)](n=40),每天檢測記錄療效。根據wH0關于出血的四級分級標準,記錄并分析超過二級的出血情況(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體試驗委員會所制定的倫理學標準,得到該委員會批準,分組征得受試對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與之簽署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其他內科疾病史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結果在80例接受至少1次預防性血小板輸注的血小板減少癥住院患者中,WHO關于出血分級超過二級別的出血人數在低劑量組和標準劑量組分別為60.0%和62.5%,兩組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WHO關于出血分級為三、四級的輸注不良反應率在低劑量組和標準劑量組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低劑量組患者與標準劑量組比較,在整個病期內所輸注血小板總量顯著降低[(7.92±1.49)×10^11/m^2(體表面積)VS.(12.06±1.79)×10^11/m^2(體表面積)],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平均血小板輸注次數降低[(5.8土1.2)次VS.(4.3±1.0)次],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降低預防性血小板輸注劑量,對慢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的輸血后出血風險無顯著影響,并可使血小板輸注總量顯著降低。
國際輸血及血液學雜志要求:
{1}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做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對應處以插入腳注形式標注。
{2}請勿一稿多投,嚴禁抄襲、剽竊。
{3}基金項目:格式如:“基金項目類別:(項目編號×××)”。獲多個項目資助的,項目之間用“;”分隔,一般情況下不要超過2個基金項目。
{4}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
{5}文中只附最必要的圖表,所有圖件均要求線條清晰、文字清楚。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