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銅鉬礦化 礦化疊加 謙比希銅礦 贊比亞
摘要:發育在贊比亞銅帶省謙比希銅礦東南礦體下盤與西礦體底部小礦體的底盤的脈狀銅鉬礦化,切穿并交代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的下羅恩亞群底部巖層并切入礦化板巖(LOS)內。根據其穿切關系可劃分出4組:Ⅰ組為石英-方解石脈(未見有礦化);Ⅱ組為石英-石膏-方解石(鉀長石)脈;Ⅲ組為石英-鉀長石(方解石)脈;Ⅳ組為方解石-石英脈均含斑銅礦和少量輝鉬礦。輝鉬礦Re-Os年齡測定:Ⅱ組為(503.6±6.9)Ma~(508.5±7.1)Ma,Ⅲ組為(502.7±6.9)Ma~(505.4±6.9)Ma~8.0Ma,Ⅳ組為492.1 Ma~(491.0±7.2)Ma~8.8Ma;表明礦化發生于晚寒武世,并可能持續了10Ma。謙比希銅礦床銅鉬礦化年齡與中非銅礦帶的其他礦床構造期后脈系的年齡一致,尤其是與贊比亞西北省的變質熱液脈型銅金礦Kansanshi的成礦年齡一致。表明Damaran-Lufilian造山帶中的礦床在約500Ma前后有一次重大的礦化疊加事件,可能導致了礦床的局部礦化富集,以及新的礦化元素的帶入。
礦產與地質雜志要求:
{1}來稿應標明作者姓名、單位及郵編,并注明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別,職稱(博士或博導請注明),主要研究方向,E-mail。
{2}作者需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文責自負。
{3}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4}規范使用參考文獻,核對準確,一律采用頁下注,每頁重新編號,序號格式為①、②……。
{5}關鍵詞:3-5個,表述論文中心內容且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術語,具有檢索價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