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課堂教學提問 語文 現代學校教育 思維類型 課堂教學活動
摘要:心理學家達維多夫曾經說過:“要實現現代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歸根結底要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設計而改變思維類型。”我們所使用的語文教材內容豐富,精彩紛呈,橫跨中西、縱貫古今,時空跨度大,更好地滿足了中學生的心理需求,無疑對于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而課堂教學活動中,及時有效地圍繞各知識點巧妙地設置問題,然后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對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
青年教師雜志要求:
{1}基金項目論文: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基金或屬攻關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
{2}根據具體情況本刊可以對來稿進行必要的刪改,不接受刪改者請在文中標注聲明。
{3}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4}“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5}摘要置于中括號內(“[摘要]”),200字左右;摘要的內容須是論文基本觀點摘錄,防止寫成文章結構或作者思路的介紹。
{6}標題層次應分明,文中節段層次序號分別用“1”、“1.1”、“1.1.1”,一般以三級為宜。文內接排序號用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
{7}計量和計數單位前需使用阿拉伯數字,外文字母、上下角標、黑白體、大小寫應準確表達,對易混淆的請用鉛筆標注。
{8}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
{9}作者姓名:署真名,多位作者之間以逗號分隔。并在文后附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主要研究方向。
{10}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后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則稿件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它刊,應務必事先與編輯部聯系,否則將視為一稿多投,作退稿處理。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