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剩余污泥提取蛋白 羧甲基化 瓦楞原紙 增強劑
摘要:剩余污泥提取蛋白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對其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獲得蛋白質,還可提高廢棄物附加值,促進污泥減量化.本文對剩余污泥提取蛋白進行改性處理,并應用于瓦楞原紙增強,研究優化其改性工藝,并對應用效果進行初步探究.結果表明:以2mol/LNaOH在60℃條件下對提取蛋白處理2h,然后按照氯乙酸與蛋白質量比為0.8∶1的比例加入氯乙酸,60℃下改性2h,可獲得取代度為0.20的改性蛋白,此時氯乙酸反應效率為37.45%.紅外檢測表明提取蛋白發生了羧甲基化反應.研究還發現,羧甲基化改性后污泥提取蛋白電荷密度呈下降趨勢,蛋白顆粒粒徑則有顯著增大.將改性污泥蛋白用于瓦楞原紙增強,在用量為絕干漿料質量的0.40%時,紙張的耐破指數、環壓指數、撕裂指數、彎曲挺度及抗張指數分別達到1.62kPa·m^2/g、9.52N·m/g、1.56mN·m^2/g、798mN·m、27.2N·m/g,較空白樣分別提高了36.13%、26.93%、31.10%、11.14%、20.89%,增強效果顯著.
天津科技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文章標題用三號黑體,二級標題用四號黑體,三級標題用小四號黑體。級次一般 用一、二、三,(一)(二)(三),1. 2. 3. (1)(2)(3)。序數中文序號用頓號,阿拉伯數字用下 標圓點分開。
{2}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 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職稱、學歷、研究方向或主要從事工作、供職單位任職) 、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及郵箱。
{3}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圖件應清晰美觀、圖例齊全,文中量和單位用法符合國家法定標準,公式應連續編碼,公式中出現的符號要加注釋。
{4}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正文中出現次序列于文后。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
{5}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簡練、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結論準確。
{6}課題背景和意義:介紹該課題所在領域的現狀和問題,并說明研究該課題的重要性和意義。基金項目請表述準確且附項目編號。
{7}文章的摘要要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包括研究的目的、應用的理論和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創新認識等,并盡可能多地呈現關鍵研究數據。
{8}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9}正文每段第一行起空兩格;文中獨立段落的引文,首行另起空四格,回行空二格排齊,獨立段落的引文首尾不必加引號。獨立段落的引文字體變為仿宋體。
{10}論文作者自愿將其擁有的對該論文的匯編權(論文的部分或全部)、翻譯權、印刷版和電子版的復制權、網絡傳播權和發行權轉讓給編輯部。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