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莫里森 轉型焦慮
摘要:莫里森總是將歷史真實和詩意虛構融合在一起,從而彰顯歷史的多元化闡釋視角。本文立足于其作品的歷史解讀,探索美國城市黑人移民的轉型焦慮及其文化根源:《最藍的眼睛》中的三位沉淪女性嬉笑怒罵卻笑中帶淚,她們與民間英雄迪林杰等人的個體歷史具有同構性,諷刺了以胡佛聯邦調查局為代表的官方意識形態;《所羅門之歌》中的派拉特是單身母親,折射了新黑人單親家庭普遍存在的美國社會現實;《爵士樂》中的種族暴動是白人至上主義者對新黑人的政治清洗,其中的暴力行為尤其對黑人孩子造成創傷,使他們的成長之路困難重重。通過對黑人風塵女子、黑人單親家庭和黑人兒童創傷的特別關注,莫里森揭示了城市新黑人的轉型焦慮。
外國文學雜志要求:
{1}來稿選題應把握已有研究進展,提出所需研究的科學問題和實踐或政策意義,要有方法與理論等方面的創新性。
{2}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以不超過20個漢字為宜,須附英文文題。
{3}參考文獻列出的一般應限于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
{4}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分段,非公知公認的符號或縮寫第一次出現時應寫全稱。摘要全文不超過400字。
{5}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科室、電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和Email。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