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語用學 指示語
摘要:報告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行動綱領,報告的英文版是國際社會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結合語用學中的關聯論和順應論,對“we”報告中指稱內容分析的結果顯示,即使在同一語篇中,“we”的指稱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模糊動態的。在使用效果上,多與情態動詞搭配使用的“we”起號召、警示等作用。具體來說,限于特定群體的自指型“we”多強調責任與使命;泛他指的“we”可作社交指示語,拉近與對方的距離,產生共感,引發共鳴。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雜志要求:
{1}本刊收到來稿后,將盡快審讀處理,采用與否,均在3個月內告知作者。
{2}來稿請注明作者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詳細通訊地址、聯系電話。
{3}標題應簡明扼要,重點突出。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并須附上英文標題。
{4}參考文獻:作者根據來稿的情況,可以列出參考文獻(不包括注釋中已經出現的文獻),但本刊一般在所刊發的文章后面不另開列“參考文獻”。
{5}摘要最好用敘述性語言闡明全文的觀點、論據和結論,既要精煉又要言之有物,盡量不要空泛地概括全篇內容;忌用第一人稱;字數為150-200字。關鍵詞3-8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