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柴北緣 新元古代 紅鐵溝組 冰川沉積
摘要:通過對柴達木盆地北緣全吉山、石灰溝等野外剖面詳細的勘察及實測,對新元古代全吉群紅鐵溝組冰川沉積事件進行研究,分析冰成巖發育特征,揭示各類冰川沉積現象的形成機制,建立冰成巖沉積模式,探討冰川事件對柴北緣地區地層劃分與板塊對比的重要意義。結果表明:柴達木盆地北緣全吉地區紅鐵溝組發育新元古代冰川沉積事件,冰成巖發育位置與正常潮坪沉積一致;該地層序列中保留了冰底磧、消融磧以及冰海沉積物等不同的沉積物類型;該套冰成巖厚度橫向變化大,可能為與弧后擴張有關的盆地伸展階段的斜坡相沉積;紅鐵溝組下伏黑土坡組頂、底各存在一個區域不整合面,柴北緣地區新元古代末期至少發育兩期大規模構造運動,研究區各剖面中黑土坡組、紅鐵溝組及皺節山組不同程度的剝蝕是新元古代末期柴北緣洋盆向北俯沖造成的擠壓-剝蝕以及弧后伸展導致的盆地再次沉降—接受沉積轉換的直接體現;紅鐵溝組冰成巖為震旦紀全球性冰川事件——Gaskiers冰期的產物,可與華北南緣羅圈組及塔里木漢格爾喬克組冰成巖層對比,認為塔里木、柴達木等地塊在晚震旦世親華北。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要求:
{1}文內體例要求,一般以“一、”、“(一)”、“1.”、“(1)”作為文章層次,通過簡短的小標題方式提煉主要觀點。
{2}來稿應注重學術性和理論性,并且要選題新穎、內容充實、論證嚴謹、條理清晰、文字簡練。
{3}題名:簡明、具體、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可使用副標題。
{4}在正文中引用處右上角加注序號,所列文獻應為原始參考文獻,網絡文獻應給出和引用日期;除非作者人數在4人或4人以上,否則、應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
{5}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單位(大小單位都要寫清)及所在省市、郵編,職稱或學位。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